利用发酵苦瓜和辣木控制血糖和胆固醇:微生物组途径

摘要

微生物组近期的研究,证明了人类微生物组在健康和疾病中所起的基本作用。被破坏或失衡的微生物组可能影响代谢活动,从而导致疾病(例如2型糖尿病)或导致更严重的问题。最近的研究表明,已被负面影响的微生物组,可以使用微生物组调节剂(保健品和/或药物产品),重新新平衡微生物组,让身体恢复健康状态。多年来,IMO实验室一直致力于开发微生物组调节剂以解决慢性问题。此海报介绍了开发植物性合益素的方法(发酵益生菌,益生元和植物的口服产品),以改善健康和管理疾病。此海报也展示了一项人类研究的结果 – 研究表明PVG可有效调节血糖和胆固醇。

介绍

我们使用专有技术平台,通过益生菌群对植物进行发酵,生产口服的植物性合益素。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更多的聚合益生元,保护整个微生物群落,从而到达肠胃。

通过改变植物和益生菌的组合,我们可以产生具不同功效的植物性合益素。某些植物性合益素因为含某些植物,可调节代谢状况,例如2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和痛风。而另一种配方对脑功能和心理状况有所改善。

什么是植物性合益素?

植物性合益素是通过益生菌乳发酵而具有已知治愈特性的独特植物配方。在发酵过程中,有益的植物营养物质和益生元被释放出来,让它更容易被身体吸收。

植物性合益素=植物营养+益生菌+益生元

该技术包括一个专有的平台,采用多阶段发酵,复杂底物和宏基因组学。动物研究表明,植物性合益素可通过抑制有害物质来改变胃肠道中的肠道菌群。

PVG配方

PVG配方中使用的植物是苦瓜和辣木。所用的益生菌联盟由短乳杆菌,布氏乳杆菌,德氏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组成。

关键结果

结果表明

  • PVG 比口服抗糖尿病非胰岛素药物有效 。
  • PVG 在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方面与胰岛素一样有效。
  • PVG 具有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增加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 。
  • PVG 具有降低肝酶的作用 。
  • PVG 可以降低体重指数。

测试设置

  • 人体试验以比较 PVG 与口服抗糖尿病非胰岛素药物和胰岛素的疗效 。
  • 在菲律宾的医院中进行 。
  • 166 名糖尿病患者志愿者(HbA1c 高过 7%) 。
  • 分3组接受以下治疗:
    • 口服非胰岛素药物(口服抗糖尿病药物)
    • 皮下注射胰岛素(胰岛素)
    • PVG 配方(植物性合益素)
  • 测试过程跨越 5 个月 。
  • 测量 HbA1c,胆固醇(LDL,HDL)和肝酶(ALT,AST) 。

结果

结论

初步的比较研究表明,植物性合益素PVG可有效调节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胆固醇水平。我们正在寻求合作进行更多的临床试验,以验证数据和进一步的研究,以阐明调节体内血糖和胆固醇水平的潜在机制。

此海报已于2014年10月8日至9日在新加坡国际生命科学研究所组织的《有关肠道,其微生物与健康:亚洲的新知识和应用》的会议上进行了介绍,并获得了最佳海报奖

欲了解更多信息,
请联系: sales@freshwerkz.com

如何选择益生菌保健品

人类每天所需要的养分,如果可以通过饮食摄取,是最理想不过的。但事与愿违,我们的食物供应质量通常不理想,而且我们的大脑和身体不断遭受环境侵害。因此,我们有必要通过某些保健品补充我们现有的饮食,以确保我们获得最佳营养。

我们认为,可以帮助平衡肠道菌群并有助于维持精神状态的保健品最重要。研究表明,益生菌是具有此类特性的最有效的补品之一。研究表明,摄入有益细菌确实可以显着改善和保护肠道细胞。况且,这将有助于减少肠漏的影响,减少炎症,恢复身体的基本功能和大脑健康。

混乱的市场

益生菌保健品领域,可能令人困惑。保健食品商店里有很多产品。哪些补品最适合您?昂贵的价格值得吗?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相互矛盾的信息?

不是所有益生菌都是一样的

事实上,并非所有益生菌保健品都是平等的。有些效果很好,有些则部分起作用,有些则根本没有功效。我从事益生菌研究工作20年,对益生菌有所了解。 我将在本文中分解一些重要信息,并列出我认为购买理想益生菌保健品的重要特征。

益生菌必须能在酸性条件下生存。首先,它们必须能够在胃中酸度下生存,并在其与敌对微生物混合的环境下生存。如果他们不能生存,就不能发挥自己的工能。这项要求很难评估,因为它与它们的制作方式有关。单菌株细菌, 是使用纯底物(例如葡萄糖),在生物反应器中工业生产的。但是,自然界中纯葡萄糖不存在。肠胃内有的是淀粉,大米和复杂的碳水化合物。这些单菌株细菌不知道如何在肠道中生存。细菌必须经过特殊的准备才能在消化道中生存。

数目大小无所谓。产品架上的益生菌保健品,通常含有大量细菌的益生菌。数量和效果,有关系吗?这看情况而定。如果益生菌不能在肠胃存活,那么数量多大都没有分别。有些产品的策略是,利用大量的益生菌来确保有些可能存活,而发挥功效。重点是,微生物每20至30分钟就会翻倍。所以,有效的益生菌,如果数量很少,但它们能在肠道中存活下来,那它就是好的产品。

微生物,必须合群。微生物不能,也不会单独工作。仅包含一个细菌菌株的产品可能功效不太大。几个单菌株细菌,如果被混合(blended)在一起,可能会产生不稳定的结果,因为它们可能无法正常生长。它们甚至“自相残杀”。如果微生物是一起生长的(community),它们将相互补充和互相帮助,并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有效地适应,发挥功效。

细菌会适应环境。尽管2种产品可能包含相同的菌株,实际效果可能有很大不同。这是因为微生物是可以接受训练的。以不同的方式训练不同的微生物,触发基因表达,从而产生明显不同的结果。微生物也可以被改善,使它在特定条件下更有效。例如,ProVie G已在医院进行了测试,发现在降低血糖方面与胰岛素一样有效。

产品必须提供一致的效果。最后,益生菌的功效必须一致。对于单一菌株和混合物,这相对容易实现。但是对于一起生长的益生菌,这远非显而易见,因为复杂性令人难以置信。益生菌应产生可重复且一致的作用。

聪明肠道:肠道微生物与多动症之间的联系

谢文达博士

在我们的大脑中秘密养生健康的秘密

一个复杂的神经系统嵌在我们肠壁中,其中包括大约5亿个神经元。肠神经系统(ENS)有时也被称为“第二脑”,它可以独立于我们头部的大脑工作,也可以与大脑中的大脑一起工作。尽管它没有认知思想的能力,但它能够“思考”,“记住”和“学习”,并能说明我们的情感和心理健康。

信息通过称为肠脑轴的信息高速公路在大脑和肠道之间不断地来回流动。工作中肠脑连接的一个例子是在压力事件中我们在胃腔中下沉的感觉。初次见面时的“胆量感觉”或面对困难的决定时依靠“胆量本能”的感觉也是如此。

大脑可以控制肠内的环境条件,例如食物的移动速度和衬在肠内的粘液量。这对我们的肠道微生物组产生了重大影响-肠道中生活着数千种细菌,其中有100万亿细菌。这些微生物执行有益的功能,例如食物消化和制造维生素。它们在我们的免疫系统中起着根本性的作用,构成了抵御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当调整饮食以适应饮食变化或因压力引起的肠道运输时间减少时,肠道微生物组可以非常迅速地进行改变。通过肠脑轴,肠道微生物将变化告知大脑,并最终影响我们的思想:塑造我们对世界的感知并改变我们的行为[ii]。

大脑与肠道之间的通讯使用了30多种神经递质(大脑化学物质),其中大多数与大脑中的生物化学相同。肠道微生物组直接影响这些神经递质的水平。例如,据估计,我们的肠道会在体内产生50%的多巴胺和90%的血清素[iii]。这些神经递质调节我们的情绪,最近的研究将其缺乏与神经系统疾病的发作相关,包括焦虑症,抑郁症,ADHD,ADD和自闭症谱系障碍。尽管这些神经递质不会进入大脑(大脑合成自己的神经递质),但它们确实提供了我们情绪和心理健康的指示。

消化不良,肠道通透性和神经发育障碍

在当今的今天,我们的肠道菌群不断受到进食加工食品,服用药物和抗生素,承受压力和使用消毒剂的侵害。肠道微生物的这种耗竭,称为营养不良,损害了肠壁的完整性,导致肠道通透性(通常称为“渗漏性肠”),毒素,病原体和未消化的食物颗粒可能会通过肠渗透到血液中,从而触发免疫系统的反应。最终导致整个身体发生慢性炎症。慢性炎症反过来可能导致疾病的发展,例如代谢异常(2型糖尿病,肥胖,高胆固醇血症,营养不良),神经发育异常(焦虑,抑郁,ADHD,ADD,自闭症谱系障碍,痴呆)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易怒)肠疾病,湿疹,食物敏感性和其他过敏)。

幸运的是,可以重新平衡受损的肠道菌群,并随后恢复健康。研究表明,有益细菌能够恢复和维持肠壁的健康,从而修复“漏肠”综合征并减少体内炎症。

研究表明,患有神经发育障碍的人的肠道中缺乏某些类型的微生物[iv]。在另一项关于大脑发育的里程碑式研究中,加州理工学院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当自闭症小鼠的肠道与特定细菌重新平衡时,它们的自闭行为就会逆转[v]。许多研究还把肠道细菌与影响情绪,行为和脑功能联系起来[vi]。

肠道微生物的饮食可以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

吃对我们的肠道微生物有益的食物是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重要的是要在我们的饮食中加入富含益生元和益生菌的食物。益生元是人体无法消化的植物纤维。它们可以滋养结肠中已经存在的优质细菌(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富含益生元的食物包括大蒜,洋葱,芦笋,香蕉,白菜,豆类和豆类。

益生菌是“好”细菌,可通过控制有害细菌的生长来帮助保持消化系统健康。益生菌存在于发酵食品中,例如泡菜,豆temp,酸奶和酸菜。例如,在新鲜白菜中,维生素C结合在纤维素结构和其他各种分子中,而我们的消化系统却无法裂解

[ii] Gut-brain link grabs neuroscientists, Nature, 12 Nov 2014.
Can be accessed at http://www.nature.com/news/gut-brain-link-grabs-neuroscientists-1.16316

[iii] Microbes help produce serotonin in gut, Caltech, 9 Apr 2015.
Can be accessed at https://www.caltech.edu/news/microbes-help-produce-serotonin-gut-46495

[iv] Study: Kids with autism have fewer kinds of gut bacteria, Autism Speaks, 3 Jul 2013.
Can be accessed at https://www.autismspeaks.org/science/science-news/study-kids-autism-have-fewer-kinds-gut-bacteria

[v] Bacterium can reverse autism-like behaviour in mice, Nature, 5 Dec 2013.
Can be accessed at http://www.nature.com/news/bacterium-can-reverse-autism-like-behaviour-in-mice-1.14308

[vi] The tantalizing links between gut microbes and the brain, Nature, 14 Oct 2015.
Can be accessed at http://www.nature.com/news/the-tantalizing-links-between-gut-microbes-and-the-brain-1.18557

This articles was first published in “I’m not naughty”, pp 8-9, issue 38, April 2016. This is a newsletter of SPARK, the society for the promotion of ADHD research and knowledge based in Singapore. Click here to view the original article and newsletter.